中医对心血不足的治疗辨证?中国是中医发源国,中医在中国可是有很深的渊源的,中医治疗心血不足相较于其他治疗方法有很多的优势。那么,中医对心血不足的治疗辨证是什么?
中医对心血不足的治疗辨证
1、寒凝心脉。症状:卒然心痛如绞,形寒,天气寒冷或迎寒风则心痛易发作或加剧,甚则手足不温,冷汗出,气短心悸,心痛彻背,背痛彻心,脉紧,苔薄白。
2、火邪热结。症状:心中灼痛,口干,烦躁,气粗,痰稠,或有发热,大便不通,舌红,苔黄或糙,脉数或滑数。
3、气滞心胸。症状:心胸满闷,隐痛阵阵,痛无定处,时欲太息,遇情怀不畅则诱发、加剧,或可兼有腕胀,得暖气、矢气则舒等症,苔薄或薄腻,脉细弦。 >>>>看不懂?可以点击在线专家,专家为您解答
4、痰浊闭阻。症状:可分为痰饮、痰浊、痰火、风痰等不同症候。痰饮者,胸闷重而心痛轻,遇阴天易作,咳痰,苔白腻或白滑,脉滑;兼湿者,则可见口粘,恶心,纳呆,倦怠,或便软等症。痰浊者,胸闷而兼心痛时作,痰粘苔白腻带干,或淡黄腻,若痰稠,色或黄,大便偏干,苔腻或干,或黄腻,则为痰热。
(1)心阳亏虚,气滞痰阻气机:表现为胸闷、头痛、心悸、气短、面色苍白或黯滞、肢冷畏寒、自汗、小便清长、大便稀薄、舌胖嫩苔白润、脉缓滑或结代。
(2)心阴虚损,痰阻气机:表现为心悸、心痛、憋气、口干、耳鸣、眩晕、盗汗、夜睡不宁,夜尿多、腰酸腿软、舌嫩红苔薄白或无苔、脉细数而促或细湿而结。 >>>不知道自己的病情如何?严不严重?现在点击咨询问在线医生
“五脏同调益气活血通脉疗法” 纯中药制剂温和治疗心血管疾病
作为一个典型的心血管病患者,其发病时心绞痛不只是痛,其“痛的性质包含着闷、憋、喘、痛四种不同性质的症状。成都御生堂中医在结合千年中医诊疗手段以及现代医疗改善预后的基础上,除了遵寻传统医学的辩病辩因、辩证辩因,同时还应结合病症的地域、时间、季节以及平时的生活习惯为综合出发点,运用阻则通,虚则补,以达到最终固本扶正。
1、益气养心、活血化瘀
改善冠状动脉微循环,促进心肌供血供氧和心脏侧支循环建立;增强心肌细胞收缩功能,降低耗氧量,改善胸闷胸痛、心慌气短、心悸等症状;降脂抗凝,促进纤维蛋白溶解,抑制血栓素A2生成和血小板聚集;保护血管内皮,改善动脉粥样硬化,使斑块逐渐缩小或消失。
2、温阳理气、养心通脉
调节血管活性多肽和细胞因子分泌,改善心肌供氧供血;增强心肌细胞收缩功能,软化心脏瓣膜,恢复心脏正常功能;抑制动脉平滑肌细胞(SMC)增殖,防止血栓形成和细胞外基质堆积,保护血管内皮功能。
3、平衡代谢、降脂保肝
清除血液及肝脏中的脂肪,平衡人体脂肪代谢,解决脂代谢障碍,起到清肝养肝的作用;补脾健胃,保证机体气血充盈的药性成分,可有效疏通经络;降脂保肝,达到调理五脏平衡的效果。
4、五脏同调、养血融栓
从补气、疏肝、润肺、益肾、滋脾五个方面入手,尤其强调平衡脏腑、调理气血,达到强心脉、柔血管、清血液、祛瘀滞、清心智的目的。 >>> 想对治疗方法有更深入的了解,点击【在线咨询】直接与在线医师交流,了解更透彻
温馨提示:正确治疗往往会获得很好的效果;如果忍耐拖延,不及时治疗,常常会酿成严重的后果。因此应注意身体细微的变化,如果出现了心血不足,要给以重视并及时治疗。